没错,当我观看《楚汉相争》中的刘邦时,就觉得他身上有一种“痞气”,一种流氓之气。比如那个最为人熟知的桥段: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抓了,在两军阵前摆出要烹杀刘老爹的架势,以此逼迫刘邦投降。换作旁人,恐怕早就吓得魂飞魄散,可刘邦却能嬉皮笑脸地说道:“咱俩可是拜过把子的,我爹也是你爹,你要是煮了咱爹,可别忘了分我一杯羹尝尝!”能够如此淡定地对待自己父亲的性命,在历史上恐怕再无第二人。就凭这一点,我说刘邦是历史上最为与众不同的皇帝,想必没人会反对吧?最后倒弄得项羽无可奈何,还得好吃好喝地招待这位“爹”。
其他皇帝要么出身尊贵,本就是接班人,要么或多或少有些“皇家血统”(中国人从古至今对此颇为看重),但刘邦,真的只是自己吹嘘罢了!电视剧中对刘邦的介绍是:“年逾四十,集‘草根’与‘光棍’于一身,整日游手好闲,不事劳作,被父亲责骂为‘无赖’,然而豪爽大度,善于结交,喜好吹牛,常以‘龙种’自诩,与县里小吏萧何等关系极为熟络。”
可就是这样一个无赖,却能够击败出身贵族世家的项羽,一举夺得天下,这究竟是为何?
《资治通鉴》中记载:刘邦自己也明白:“智慧比不上张良,勇猛不及韩信,才华不如萧何”,但他善于任用人才,能够将天下英才汇聚在自己身旁,率领一众能文能武的人才灭秦兴汉,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平民皇帝。
能够让比自己出色许多的人为己所用,这才是关键所在。这样的人并不多见,比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,可老俞本身就是北大毕业的“精英”啊!而刘邦,若放在当下,就相当于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,却能让清北毕业的高材生心甘情愿地跟随他打拼。想来想去,这样的人屈指可数,数得着的也就只有没上过大学的《得到》联合创始人脱不花、VIPkid 创始人米雯娟、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。而这些人的手下,清北毕业生不在少数。
图片源于网络
所以我特别赞赏刘邦的一点:他没有局限性的思维,善于学习,懂得利用他人的长处,还舍得与人分享。
我曾遇到过一个自认为是“精英”的人对我说:“你就该在单位老老实实上班,当一颗螺丝钉,别想着拯救别人,拯救别人,那是精英的事情!”不知这精英是生来就是精英呢?还是可以从底层奋斗成为“精英”?
说实话,我从未想过什么精英不精英的,因为我一直沉醉于自己所做的事情。但一听这精英如此言论,突然觉得自以为是的精英这般说法实在荒诞可笑。难道一个精英不是忙于拯救社会,反倒闲到如此在意谁是精英谁不是精英这件事了吗?
扯得有点远了,我的意思是,如果出身草根的刘邦老老实实地听从“精英”的话,“老老实实上班,当一颗螺丝钉”,那就不会有大汉天下了!
并非出生于帝王之家,但依然可以怀有帝王之梦。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够做到的,如今的“精英”反倒做不到。或者,他成为精英之后,害怕别人也成为“精英”,因而疯狂地 PUA 别人,阻止他人成为精英。殊不知,真正的精英,根本瞧不上那些自以为是的“精英”,自己以为是香饽饽,在别人眼中或许只是一坨便便罢了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