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不害在韩国做了十几年的相国,主持改革实行宪法,使韩国用十五年时间变得强盛起来。
申不害是战国时期一位颇有名望的思想家,政治家,也是法家代表人物之一。他是京(今河南荥阳人),出身低贱,原先是郑国的低级官吏,后来研究了刑名法术学问,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国。
在韩国为相时期,韩国的国力已经在诸侯中属于劣势了,公元前354年,在申不害的领导下,韩国实行了进一步的改革。
申不害对内修明正教,对外应对诸侯,他前后执政15年。一直到申不害逝世,韩国安定,政治清明,军队强大,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侵犯。
深不害治国讲究法,术。申不害所说的“法”,是法治的意思,所说的“术”,是一种贯彻执行法的手段和方式。申不害所说的“正名”,是名分等级不能错乱。与孔子所说“正名”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责任,分工。
深不害帮助韩昭侯推行“法”治,“术”治。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,国内政局稳定,贵族特权受到了限制,百姓生活逐渐富裕,只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,成为与齐,楚,燕,赵,魏,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。
申不害的学术思想,受到道家的影响很深,它本源是黄帝和老子。申不害认为,自然运行是有规律的,也是不可抗拒的。他认为宇宙间的本质是“静”,运动是“常”。他要求对待一切事物,应以“静”为原则。申不害把这些原则用于人事,构成他的社会哲学思想。申不害的“无为”,要求君主去除个人作为的“无为”,以便听取大臣的意见。
为了完善这种方法,他进一步发挥老子“柔弱胜刚强”的思想,要求君主“示弱”,绝不是指君主无所作为,只是君主决策前作出的一种姿态。在关键时刻,申不害理论要求君主独揽一切,决断一切。申不害的哲学思想,是君主哲学,政治哲学。这种哲学思想由道家的“天道无为”演化发展而来,是他法家“权术”思想的基础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