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二十四年春,几个神色肃穆的红衣喇嘛来到拉姆拉错,为寻找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,接受神示。
拉姆拉错掩映在藏南十万大山之中,是西藏最为神秘的圣湖。
拉姆拉错
据说,历代达赖喇嘛圆寂之后,为寻找他们的转世灵童,高僧们都要来拉姆拉错朝圣,湖水的波纹会暗示灵童降生的村庄。
这一次,神明指向了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片土地,这里生长着云雀和灵芝,也养育着性情洒脱、崇尚爱情的门巴族人。
十四年后的一天,少年仓央嘉措被拉萨的高僧接走,才知道命运早被改写。
他即将成为雪域最大的王,坐上布达拉宫的佛床。
然而,他性本多情, 正如他自己所言:
我是佛前一朵莲花,
我到人世间,被世人所悟,
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,
我来寻我今生的情。
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婆娑世界里,用情修行,也求得了他的正果。
在神示牵引下,走进布达拉宫
靠近尼泊尔边境,有一个叫沃松的小地方,这里古木参天,水草丰美,人物风流。
春天一到,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得漫山遍野,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奔跑其间,连吹过山野的风,都温柔多情。
十五岁的仓央嘉措,也和心爱的姑娘在花海幽会,看着不远处青黄草坡上的牛羊。
仓央嘉措像唱着歌儿的云雀,自由自在,像田野里撒欢儿的兔子,无拘无束。
沉浸在快乐里的仓央嘉措,尚且不知,他身上背着一个天大的秘密。
十四年前,不满周岁的仓央嘉措,被从天而降的神示选中。那天,藏王桑吉嘉措的使者秘密来到家中,宣布了仓央嘉措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。
仓央嘉措被暗中保护着,培养着,除了母亲和桑吉嘉措的几个心腹,再无人知晓。
之所以如此神秘,是因为拉萨上层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。
在政教合一的西藏,教派之争从未停歇。
五世达赖圆寂之时,政敌丹增达赖汗在西藏的势力迅速崛起,五世达赖把发扬格鲁教的重担交给了精明强悍的弟子桑吉嘉措。
为了稳定政局,桑吉嘉措秘不发丧,暗中寻找转世灵童,他把仓央嘉措放养民间,对外假借五世达赖之名发号施令。
1696年,清帝康熙远征噶尔丹,从俘虏的藏人口中,获知五世达赖早已仙逝,桑吉嘉措是幕后之主。康熙勃然大怒,向桑吉嘉措兴师问罪。
桑吉嘉措诚惶诚恐,马上安排六世达赖的坐床大典。
仓央嘉措,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被推到了西藏宗教政治斗争的漩涡中。
这年秋天,拉萨的使者将仓央嘉措迎至浪卡子,领受密宗灌顶。十月份,正式成为第六世达赖活佛。
日落前,布达拉宫被夕阳染成金色,汹涌舒卷的云絮,从头顶飘过。
经殿香雾中,仓央嘉措闭目打坐。他耳边回荡着终日不息的梵唱,眼前浮现出匍匐在地的子民,但他的心,始终留在沃松的云水间。
他热爱布丹拉山的雪、他热爱雅鲁藏布江的水,他热爱每一片云、每一阵风,每一朵花。
他对世间万物有情,在草木山川中修行出无穷般若的智慧心。
这颗智慧心指引着他,走出布宫,去红尘中去寻找三世因果。
在内心的召唤下,流浪在拉萨街头
八廓街东南角,有栋不起眼的黄色小楼。
夜幕降临,来自各地的流浪歌手,齐聚在此,通宵达旦,对酒当歌。
不知何时,有个叫宕桑汪波的俊美少年,夜夜来此。他风流倜傥,眼波如水,不知是多少姑娘梦中的情郎。
但他的眼睛只为一个姑娘停留,她叫达娃卓玛,歌声像夜莺一样好听。
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宕桑汪波与达娃卓玛坠入爱河,夜夜相会。
几个月前的一个夜晚,二十岁的仓央嘉措看着东山顶上的明月,孤单寂寞让他无法入眠。
他打坐调息,高声诵经,都无济于事。
很多人不知道,活佛的寝室,有个小小的侧门。
小门之内,是庄严神圣的布达拉宫,小门之外,是动人心弦的烟火人间。
等诵经声平息,等转经人散去,仓央嘉措换上鲜艳华服,转身变成宕桑汪波,奔向凡间。
潇洒的日子太过顺遂,涉世未深的仓央嘉措,成了政敌射向格鲁教的一支毒箭。
一个漫天飞雪的冬夜,从小酒馆绵延至布宫的一串脚印,拉开了仓央嘉措的第一场历劫。
政敌上书清帝,历数仓央嘉措的罪行,想把“假活佛”的帽子扣在他头上。桑吉嘉措苦苦周旋,才保住了仓央嘉措。
桑吉嘉措安排五世班禅给仓央嘉措授比丘戒,想以此浇灭仓央嘉措心中的欲火。
受戒之时,仓央嘉措面不改色地说:“上师,今日若不收回弟子所受的戒律,弟子将自杀。”
所有人都被仓央嘉措的坚决震慑了,桑吉嘉措失望地摇摇头。
从此,仓央嘉措自由地飞向了拉萨的酒肆。
红尘,是五味杂陈、八苦淋漓的人间。
达娃卓玛不告而别,父亲将她另嫁他人。
仓央嘉措尚未从“生离”中解脱,又传来了母亲去世的噩耗,他又坠入“死别”的悲境。
用情至深,为情所困,因情参悟。
仓央嘉措在恋恋红尘中悟道,他看到了众生在命运前的无力,感到三世因果的张力,无奈于六道轮回的苦楚。
佛说:“佛在灵山莫远求,灵山只在汝心头。人人有个灵山塔,好向灵山塔下修。”
逃出布达拉宫,情是仓央嘉措的法器,人间是他渡己的灵山。
在命运的安排下,找到生命的意义
1706年春末,黑压压的信徒匍匐在泥泞的路上,磕下一个个等身长头。
他们追随着关押仓央嘉措的囚车,雪花飘进他们虔诚的眼中。
在新一轮的政斗中,桑吉嘉措败给了拉藏汗,这个即将统治西藏20年的蒙古人。
覆巢之下无完卵,仓央嘉措是拉藏汗第二个要解决的人。
拉藏汗上书清帝要求废黜仓央嘉措。时移世易,康熙大帝见格鲁派大势已去,他不想在内忧外患之际,再树敌拉藏汗。
于是他做了个顺水人情,下诏斥责了仓央嘉措,并派护军统领席柱前往藏区,押解仓央嘉措进京问罪。
看着身后数十里黑压压的信徒,25岁的仓央嘉措,第一次为单纯的信仰而震动。
这一刻,他看到了自己的力量,明白了自己不仅仅是身在佛门心在红尘的教徒。
他意识到自己不仅仅属于父母和情人,还属于西藏这片土地,属于这里的山河、牛羊,属于这里善良的子民,属于信仰。
他的情爱,升华为对众生的慈悲,他将涅槃重生。
队伍行至哲蚌寺,猝不及防地出现了二十个武僧,他们将仓央嘉措抢入寺中,信徒将哲蚌寺围得密不透风。
押解官兵无计可施,双方陷入沉默的对峙。
暴怒的拉藏汗闻讯赶来,下令强攻。
千钧一发之际,寺门幽幽地开了。
黯淡的灯影里,闪出一张沉静清秀的脸庞。他手捻着胸前的佛珠,走到拉藏汗前,说:“我跟你们走,不要用你的刀弄脏了这块土地。”
三百年前,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,25岁的仓央嘉措在正史中的足迹,到此为止。
《清史稿》记载“行至青海道死”,成了官家对仓央嘉措最后的文字。
然而,仓央嘉措的真性情和大慈悲,深深感动了藏区的百姓。
人们始终不愿相信他就这么消失了,千百来年,村野山间有另一个版本的结局。
这些故事,被仓央嘉措的弟子记录在了《六世达赖喇嘛秘传》里,仓央嘉措在传说中,又活了20年,传经布道,普渡众生。
契此和尚有首《插秧诗》:“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。六根清净方为道,退步原来是向前。”
仓央嘉措从庙堂退入红尘,背灯和月就花阴;又从红尘退入佛门,十年踪迹十年心。
不同的经历,同样的情心。
仓央嘉措从未克制内心的情,直到他找到了对众生的大爱和深情。
这或许就是他苦苦寻觅的双全法,以此,不负如来不负卿。
仓央嘉措,一生都是挣脱束缚的痕迹。
身为活佛,却说出了世间最动人的情话。
天生情种,却遁入空门,为众生殉道。
仓央嘉措曾因放浪形骸,在布达拉宫三堂会审,一众高僧大德为他定性为:迷失菩提。
他是落到凡间的菩提果实,在迷失中,用最纯真的天性,守护一颗多情的心。
世道坎坷,风雨交加,面对光怪陆离的人世间,还能从内心生发出情感,是一种能力,也是一份智慧。
愿你用情至深地活着,感受时光,感受山川、感受人间,最终,感受到生而为人的喜悦。
与君共勉。
作者 | 瑾山月,以笔为桨,自渡渡他。
图片 | 《喜马拉雅》剧照(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
站长邮箱 87868862@qq.com Copyright ©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