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人物大全 >

战国时期,魏国公子信陵君有大功于国家,为何最后却落寞而终?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11 00:16:22    

战国时期,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,挽救了赵国,为魏国,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,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。

身为魏国的君主,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,但他的弟弟魏无忌,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,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,十分会任用贤能,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。

魏无忌最后因为不是嫡长子没有得到王位,只得去信陵这个地方当个小老板,他也因此被称为信陵君。

但就算是在信陵这种小地方,信陵君也在不断地吸纳着人才,传说信陵君手下最多的时候有着三千多门客,这可不是个小数目,可以说在当时信陵君就是各国人才心中的伯乐。

而且这三千多门客中的大多数都是由有真才实学的,传说有一次魏安釐王和信陵君在下棋,就在这时使者突然来报:赵国人已经打到北面了,马上进入魏国了。

这下魏安釐王慌了,赶紧把棋子扔了,就要找大臣们商量怎么对付赵国,但信陵君却依然淡定下棋,魏安釐王可急了:赵国人都打过来了,你怎么还能有心情下棋呢?

但信陵君却淡淡地说:这根本不是赵国在侵略,估计是赵王在打猎不小心进入了魏国吧。果然北面传来消息说:确实是赵王在打猎,不是侵略。

魏安釐王十分惊讶,问自己的弟弟是怎么知道的,信陵君回答说:自己有一个门客,可以深入打探赵国的消息,是他告诉我赵王的行动的。

本来这件事也就过去了,只能说明信陵君很有本事,但魏安釐王却不干了,要知道信陵君都能打探到赵王的消息,那别的国家的消息不也能打探到,更别说自己的消息了。

魏安釐王没有魏文侯那中宽大的胸怀,感受道信陵君的本事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并任用,而是十分怀疑信陵君,毕竟信陵君也算是皇家子弟,如果哪天信陵君要是有了谋反的心理,那自己估计是抵挡不住的。

于是魏安釐王就看自己的弟弟怎么都不顺眼,但又因为信陵君有本事有声望,无法除掉他,魏安釐王只好不任用信陵君做大官,让他远离魏国的核心。

而正是魏安釐王的这种态度,最后使得信陵君留下了悲惨的结局。

信陵君是什么人啊,魏安釐王的那点小心思他心里都清楚,不任用就不任用吧,反正自己在信陵这有封地,有钱,还有这么多的人才,不愁魏安釐王不来求我办事。

直到公元前260年,长平之战的爆发,信陵君终于得到了自己的机会,只是这机会与魏安釐王无关,也正是信陵君苦等的这次机会最后把他推向了失败的结局。

公元前260年,长平之战爆发。熟悉历史的朋友们肯定知道长平之战,这场战斗也被称为是秦国统一天下道路上的重要一战,秦国人利用反间计让赵国人把老将廉颇给开除了,患上了赵括,就是那个只会“纸上谈兵”的人。

所以长平之战赵国不出意料地失败了,而且秦国人没有手下留情,他们坑杀了四十五万赵国军人,这可不是个小数字,在战国时代四十五万基本上就是一个国家能集齐的最多军队了。

但赵国的失败跟魏国,跟信陵君有什么关系呢?

在长平之战失败后,秦军没有停下脚步,他们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,没错,秦国并不是想从赵国这捞点油水就走,他们是奔着赵国的命门去的。

察觉到秦国是来要自己命的赵国人急了,向魏安釐王求救,曾经做了你这么多年的小弟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,遇到事得拉兄弟一把。

此时的魏国虽然实力衰弱了不少,但是曾经的小弟求救,该帮的忙还是得帮,由晋鄙大将带兵去援助赵国,然后魏安釐王就收到了秦昭王的消息。

秦昭王对魏安釐王说:赵国早晚都会被秦国拿下,如果魏国敢来救援赵国,那么秦国攻下赵国之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魏国。这可给魏安釐王吓得不轻,赶紧命令晋鄙停下来,别去援助赵国了,装装样子就算了,于是晋鄙就在邺城停了下来。

可能有的朋友会好奇,为什么魏安釐王会这么害怕秦国,明明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一直压着秦国打。

事实上此时的秦国正处在统一六国的前夕,经过了多年的恢复国力,再加上商鞅变法为秦国回了一波血,此时的秦国早已不是战国初期的蛮族,甚至可以说此时的秦国已经超越了中原的大多数国家。

反观魏国,一手好牌打的稀烂,在魏惠王和魏襄王的折腾下,魏文侯和魏武侯攒下的家底被挥霍殆尽,精锐的魏武卒在一场场的战斗中不断损失,而魏国糟糕的财政状况也没法再建立一支魏武卒。

而现在的魏军又没有像吴起,乐羊这种狠人,而秦昭王的承诺不会有假,如果秦国人真的打了过来,就现在魏国这个实力不被灭国也得掉层皮。

看见魏安釐王的态度和突然停止行军反而驻扎在邺城当王八的晋鄙,再傻的人也知道魏国怂了,赵国人只能去求助魏安釐王的弟弟,信陵君。

信陵君十分看重赵国的形式,他一直注意着三晋联盟的存在,虽然在几代君主的作践下联盟已经名存实亡,但信陵君十分清楚赵国灭亡意味着什么。

不管秦昭王怎么承诺,如果赵国真的灭亡了,那么魏国就离灭亡不远了,如果连魏国都被秦国吞并的话,那么中原地区就肯定会被秦国拿下。

与其等待秦国转过头来攻打魏国,不如主动出击,联合赵国人攻击秦国,就算没法打垮秦国,也得让秦国掉层皮,至少要拖住秦国侵略的脚步。

信陵君想归想,但奈何魏安釐王不听自己的话,本来魏安釐王就在怀疑信陵君,又怎么会听从信陵君的话出兵援助呢,这下信陵君是真的没招了,摊上这么个君主也是没谁了。

那怎么办呢,自己亲自去吧,说不定魏安釐王听说了自己亲自上战场了会回心转意呢。于是信陵君组织了百十来号人,亲自去讨伐秦国。

这就是去送死啊,信陵君心里清楚,要知道秦国赵国那边死人都是按万来算的,但也实在没有办法了,在出城的时候,信陵君遇到了侯嬴。

侯嬴这个人是信陵君的门客,曾经是个看大门的,信陵君为了请他甚至亲自为他开车,堂堂的王爷给一个看门的当司机,侯嬴也不客气,甚至要求信陵君把他送到菜市场去,信陵君照办了。

但也正是侯嬴为信陵君提出了一个策略:不如我们把魏安釐王房间里的虎符偷出来,这不比您去送死强多了?有了虎符,部队想不停您的都难。

这个计划是由可行性的,魏安釐王宠幸如姬,可以轻易地进入魏安釐王的卧室,而信陵君是如姬的恩人,如果要求如姬前去把虎符顺出来,她应该不会拒绝。

信陵君琢磨了一下这个计划,确实是比送死强,于是这场救国行动的关键就落到了一个贵妃的身上,幸好真如侯嬴预料的一样,如姬顺利地就把虎符顺了出来。

这下任务就完成一半了,但侯嬴又对信陵君嘱咐道:自古以来将军在外面打仗,就可以选择性听从君主的命令,而晋鄙又是个老将,如果他和魏安釐王一通气,发现魏王没出兵,那咱们就暴露了。

于是侯嬴让信陵君带上朱亥,他天生神力,只要晋鄙表现出一点怀疑,就让朱亥把他打死,这样的话就可以接管兵权了。

侯嬴还说:如果事情真的办成了,那就不要回魏国了,就算魏安釐王再傻,他也知道您背着他做了什么,魏安釐王心眼小,说不好就把您杀了。而我也算是对魏王不忠了,在您抵达晋鄙大营那天,我就自杀吧。

信陵君听从了侯嬴的话,带着虎符和朱亥,前去找晋鄙,晋鄙果然像侯嬴预料的那样,打算询问魏安釐王,朱亥也不惯着他,直接把这位老将给打死了。

信陵君如愿拿到了兵权,于是他趁着秦军的注意力全在邯郸的时候,突袭了秦军,秦国人慌忙之中战败,最后被迫撤离了赵国。

而魏安釐王也听说了自己的弟弟不经过自己的允许私自动用兵权,还打死了自己的大将,十分气愤。也就是这时信陵君听从了侯嬴的话,选择留在了赵国,才躲开了魏安釐王的怒火。

但躲得了一时,躲不了一世,秦国人再次用离间计,使得魏安釐王和信陵君之间的间隙更大,魏王更加担心信陵君威胁自己的王位。

虽然自己德才兼备,但却躲不开亲哥哥的猜忌,于是信陵君对魏国彻底失望,他不再等待机会,沉迷酒色,最后郁郁而终,这头千里马最终没能等来自己的伯乐。

相关文章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