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一大特色是“主公+谋士+武将”三角组合,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,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。
三国的谋士很多,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,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,曹操的五大谋士。
反观刘备,东奔西逃二十多年,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,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,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。
但是刘备前期就真的没有谋士吗?其实,刘备也有自己的“三小谋士”。
我第一次读《三国演义》的时候,清楚地记住了刘备身边的那几个谋士。
1号小谋士糜竺
糜竺是刘备在徐州的时候认识的,糜竺之于刘备,除了谋略之外的所有贡献那是非常巨大!
首先,糜竺是个巨富,三国里的土豪,他自掏腰包给刘备招兵买马,这对刘备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。上次有人资助刘备还是在创业初期,张世平和苏双给刘关张送兵器和军械,一晃多少年过去了……
其次,给刘备送老婆,把亲妹妹小糜嫁给了刘备做妾,也就是糜夫人,简直天降甘霖!甚至刘备新野逃难,糜夫人投井,糜竺也没怪过刘备。
再次,糜竺把家族兄弟糜芳也拉拢过来,虽然糜芳后期叛变,但这也并非糜竺本意。糜竺相当于把全家都押在没有根基的刘备身上。
最后,糜竺身体力行,和孙乾组队联络刘表,相当于为刘备探路跑腿。
糜竺身为资方,论地位甚至在孔明之上,虽然也没有给刘备出过什么主意,但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,糜竺已经尽力了。
2号小谋士简雍
简雍跟刘备认识时间最长的一个人,俩人从小就认识,也许当年刘备在楼桑村扮土皇帝的时候,简雍就是其中叩头的一个。
简雍前期一直给刘备充当军师+秘书的角色,时不时跳出来混混脸熟,但是谋略是真的没有,唯一大贡献就是入川劝降刘璋。
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简雍是个滑稽人物,刘备有段时间禁止酿酒,有人持有酿酒工具也违法,简雍就说:“那男的身上长着‘作案工具’是不是等同犯了淫罪?”刘备听完笑了,放了持有酿酒工具的人。
论权力,孔明最大;论地位,糜竺最高;论资历,简雍最老。只不过,简雍除了忠心与滑稽之外,其他实在乏善可陈。
3号小谋士孙乾
孙乾也是在徐州结识的刘备,智谋上没有亮点,主要工作就是跑腿,出使袁绍、出使刘表,替刘备打打前哨,除了打仗和献策以外的零活,基本都归孙乾。
孙乾终身不为刘备设一谋,只有一颗忠心,其诚可见。
前期刘备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谋士的重要性?
个人猜测,大概有三个原因:
其一,跟刘备自己有关,刘备不好读书,物以类聚,肯定对好读书的谋士无感;
其二,谋士都是幕后出谋划策,不像诸侯和武将抛头露面,无意中被忽略了重要性;
其三,刘备身边关张赵都是武将,必然更推崇武力,对谋士肯定不感冒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-3